閒暇之餘也能陪長者外出走走,或參加社區中心、里辦公室等處辦理的課程或活動,增加長者與外界接觸的頻率,也能維繫與建立長者的社會人際關係。
但問題的本質並不在於全天外語教學這件事情。問題就在,台灣是島國,語言本身就比較單一,不似歐美大陸有很多種語系在交流,所以我們的身邊並沒有足夠的外語人士,可以提供多種語言習得的自然情境。
【國際大風吹】 雙語教育贏在起跑點?看看星馬、南非的例子 語言除了是文化以外,也是一種政治意識的型態,當然也是一種權力的象徵。但若你的原生家庭或社會本身就有說不同語言的人,那你很容易就可以透過習得的方法學會多種語言,因為在你身邊的環境,很自然就是會有人說兩種語言。畢竟,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所有人都至少可以說一種母語的關鍵。要符合第一種跟第二種狀況,你一定需要有很雄厚的經濟資本,至於第三種狀況,則可能有一段辛苦的歷史,台灣過去就曾被日本殖民過,因而上上輩的人,同時會說日語跟目前的華語,所以應該不難理解,為什麼很多被殖民的國家,才會有發展出雙語這件事情。語言也是文化與權力的象徵 此外,語言從來不會只是一種溝通工具,它也是種文化,文化其實就是族群的價值認同(參考〈語言、文化、意識型態〉一文)在一些雙語國家,如:馬來西亞與新加坡,目前正面臨了因為過度強調美語,導致國民對華人文化的價值認同度低,孩子甚至需要到語言學校來學習自己國家的母語。
我相信和我相近年代的人,大多可以同時會說現在的國語,也會說閩南語,因為我父母親那一代,從小就是夾雜這兩種語言在跟我們互動。幼兒教育之所以稱為「學前」,或我們可以理解叫做「正式學習(learning)之前」,乃是因為幼兒發展的特性,不管從生理或心理來說,都是還沒有完全分化,他們必須在一個完整的情境脈絡當中學習,因此「正式學習(learning)」的時間不能太長。你會訝異地發現,居然有這麼多人想幫助你。
作者:南丁格爾─科南特集團 譯者:葉子 從小到大,我們被灌輸要腳踏實地工作的觀念──「工作本身即是報酬」,若一個人靠非勞力致富,普遍有強大的負面觀感。如果你目前的職位缺乏充實感,熱情也已經消失,也許這正是完美催化劑,適時幫助你展開新的人生。事先存夠預備金是個個好的經驗法則,你要能夠長達6個月不靠薪水過活,且/或已存下你從副業客戶所賺收入。一開始要有心理準備,可能投入大量時間,卻獲得極少回報。
身邊若有人希望看到你成功,請善加利用。但若只是一直等候適宜時機來到,其實也很危險。
若是在毫無關聯的任務之間來回轉換,會很沒效率,也會失焦。要把副業轉為正職飯碗,這並不容易。這是你發覺重要考量,思考往後可能需要什麼資源以達目的的最佳機會。在每日系統裡,你必須限制壓力,盡可能創造更多效率和方便。
在離開正職前,先搞懂這些事對創業有利。聽起來很耳熟嗎?你夢想著將副業轉正,成千上百人也是這樣想,你並不孤單。現在有愈來愈多人發現自己兼職,可能是為了增加收入,或是想要激發自己的熱情。但努力工作不一定會變有錢,也無法安心退休,過第二人生,為了維持生計,只能被工作綁住,日復一日、年復一年,但誰能保證自己可以工作一輩子,不失業、不生病、不變老? 過去20年來,我們工作的時間驟增,但收入卻沒有提升,因此,在這個世代,不要再想「以時間換金錢」就足夠,想要有錢又有閒的人生,就必須翻轉你的金錢觀。
根據英國心理學會(The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, BPS)所言,如果為自己設下截止期限,你有91%的機率,更有可能成就某事。但正如人生大多數其他重大決定,不管發生何事,不經一番寒徹骨,哪得梅花撲鼻香?千萬要小心,明智承擔風險,看出你的副業究竟能發展至何處。
轉換跑道時,要先備有可良好運作的工具和流程,再來準備離職,才可加速成功的時間。根據埃森哲公司(Accenture),企業與團隊使用雲端協作工具,可改善生產力,更加清楚企業內的情況進展,因此省下不少錢。
或許過了一陣子後,你不願意繼續做目前的工作。處理這些後勤方面的考量後,要努力避免拖延。與聰明人來往,即使你並未打算與他們共事。1. 關於何時要一頭栽進副業,自己要清楚且誠實 放棄全職工作所給的好處和安全感是件不安的事,有時還不太實際。你也應當清楚知道你的潛在客戶可能有哪些人,以及如何與他們聯繫。老實說,大多數人認為,創業之路不是高不可攀,就是太過浪漫了。
有時副業開始變得愈來愈像正職,突然間,這些人夢想著經營自己的事業。接觸某些人,與他們談論你的點子,在網路上寫下你的想法,並成立社團,為你帶來力量。
若要成為內行人士,請遵循以下四項訣竅。在把副業轉成新的事業前,問自己到底需要擁有什麼。
也可能有其他跡象顯示,確實是該離職的時候了。你的時間還稱不上是金錢,僅是基石。
不要一直想著還堆積多少任務,而是要花一些時間,真正明白事業的每項部分需要投入多少心力。要讓自己變得信賴可靠。自行創業,基本上就是獨立完成工作,尤其是在草創期,要切記他人如何幫你成長茁壯,這對你的成功至關重要。近年來,新創公司和小企業的數目已經急遽縮減。
要把時間投資在同類心態人士。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《實現財務自由的被動收入計畫:不再用時間、勞力換取金錢,打造自動賺錢的多重開源大全》,采實文化出版 momo網路書店 Readmoo讀墨電子書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,《關鍵評論網》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。
比方說,如果你任職於大型公司行銷部門,不必僅是因為想要成為自雇者,就非得踏入全新領域不可。一開始,把文件保存在可供分享的雲端空間(如Google Drive、Dropbox或你最喜歡的任何選項),可能感覺有點蠢,但你有必要備妥這種結構,以便在你雇用某個團隊時,你能井然有序、有條不紊。
我們認識的人可帶來機會或靈感,為我們造就成功。也就是說要精心安排時間排程,或運用免費軟體,使工作更有效能。
如果想要事業成功,你必須準備好同時擔任客服、業務、「個人貢獻者」(individual contributor)和人事經理。這些工作都是朝向遠大願景邁進,只是先將可行方式切分成小塊,再堆疊而成,而非一次進行龐大的作業。身為創業家,這是最艱難的一部分。要讓腦袋休息,每天僅持續進行同一件事。
就某方面而言並沒有錯,但不該是要拋棄你的所學和專長。你沒有頂頭上司告訴你對錯,所以你必須建立一種自我負責感。
4. 萬一覺得壓力大到喘不過氣,可進一步拆解工作項目 花更多時間處理日常工作,核對待辦清單。當時情勢愈顯艱困,嚇壞更多人不敢自行創業。
把工作數位化也有所助益。如此一來,你才會清楚知道,雇用任何人可能需要應付何事。